不知不觉来到报社有3个多月的时间了。工作以来自感获益良多,该为自己离开象牙塔,真正步入社会,来一场笔尖下的旋舞,纪念青春划过的痕迹。
刘墉说:“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我告诫自己:积极把握人生才是王道。人生的旅程是一连串奋斗的痕迹,埋藏着人们多少欢笑,多少辛酸,而理想的光芒却永远闪烁。人生当中,有许许多多的驿站,或供我们休憩,或供我们欢歌,或等我们的灵魂赶上来。走进报社,这个驿站对我充满诱惑,我对这个驿站充满期待。因为热爱,所以选择,选择所爱,爱所选择。
我的学习
实习从“看报”开始。我需要了解这份报纸,熟悉这份报纸才能驾驭这份报纸。报纸,如何密切关注最新热点,跟踪报道,如何深入选题,用趣味性的文字解读枯燥的政策性文件,吸引读者,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在报社工作,笔尖功夫可不能少。虽说自己一直挺喜欢文字的,可是医科大学的生活把我打磨得精光,重新执笔,面对着报社中人人的“笔下生花”,自己真是倍感压力。我不仅要迅速找回自己写作的最佳状态,还要恶补自己在新闻、传媒等方面的知识。万事开头难,而且自己还是一个慢热的人,所以刚开始面对陌生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在此,我要感谢余博士对我的谆谆教诲。师从她学习编辑工作,面对一篇文章,她不仅耐心指引我该如何着手,在改稿的过程中更是循循善诱,开发我的思想,面对我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给与更多的是鼓励和指导。在我开展记者工作的时候,从未接触的我一筹莫展,是刘正午老师带我从选题开始,慢慢指导我步入正轨,锻炼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工作过程中,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尽可能多学习一点知识,这就需要和老师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刚到采编部,老师们并不了解我的工作能力和特点,而我自己也是一个羞于表达的人,只会木讷的笑。感谢他们亦师亦友和善的和我交流,让我谈谈自己的兴趣和对报纸的看法,然后针对性的给我布置工作,而且一边根据我的兴趣给与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让我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我的旅程
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相交融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做新闻工作,需要我们有耐心,实事求是,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编辑工作经久难免枯燥,激情与耐心就是最好的助推器。编辑部的老师们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改稿、编版,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同样,记者老师们也是每天徜徉在“信息的海洋”里,选题、跑会、写稿,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每天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与各类新闻“搏斗着”。我也时常告诫自己,切忌眼高手低,看报纸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浏览一遍知道个大概信息就OK,初出茅庐经验匮乏,应多虚心请教,多学习,关注报纸的每一个板块,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标题,每一个文字,并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方法并适时用到工作中去,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生的驿站都有其独特的精彩,我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把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事。在开辟自己的旅程中,我知道我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一点坚持;我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