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高润成
时隔两年了,每每回想起本科实习的日子都让我心里泛起涟漪。2009年6月,我和同学离开了母校,到了我们将在此度过一年的实习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之前对于秦皇岛的认识,只限于是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但到了火车站,有热情给我们指路的好心人,也有帮我们抬行李的热心人,从他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切的举动中,我们感觉回到家了,像是投入了母亲的怀抱,再加上医院领导对我们的亲切问候,让远离母校的我们心里有了安慰。
在实习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一个实习的心内科,在这个科室中,我看到了太多生死关头和来去匆匆的背影,时刻围绕我们的是与生命争分夺秒。记得有一次下午6点多收进来一位患者,经心电图诊断为右下壁急性心肌梗,当时患者已然痛到休克,当时在医生的快速诊断下,不同意患者家属要求转院的请求,及时给予溶栓治疗,给患者争取了获救时间,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经治愈出院。回想当时倘若医生同意患者家属的要求,亦或碍于溶栓的绝对适应症,而耽误了治疗时机,那将是不可挽回的遗憾。让我深切地感到了做一名医生的不容易,想做一名好医生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同时明白了医院是“生命修复工厂”,是“健康修复工厂”,医师是“生命工程师”,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要负绝对责任。
随后实习的消化内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跟科主任的一次出门诊。当时是一个满面愁容的患者对主任说其自己的胃最近几天不舒服,心前区时有疼痛,并且恶心,不想吃饭。主任问了他一些病史后,又加问了一句:“最近你和你家里人是不是在闹别扭?”只见那名患者惊诧地问,您怎么知道啊?主任笑了笑,然后给他开了一些健胃的药后,和病人聊了点家常,并嘱咐他多出去走走,开开心。病人走后,我问主任,为什么要问病人是否同其家人闹别扭。主任笑着对我说:“有时候,人的心情也可以引起诸多疾病或类似于疾病的一些症状。我们做医生的不能仅仅去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疾病,我们要究其发病的原由,去治疗根本。这样才算是一名医生。”我当时十分敬佩地看着主任,不仅仅惊赞于他的高超技术和望诊仔细,更惊赞于他的谦虚和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他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样才算是一名医生。”而不是说:“这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可见他当时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是更高地要求自己。这句话成了我读研期间在医院工作时的动力和目标。
在针灸科实习的三个月,是最让我感动的三个月。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医师与患者之间的绝对信任;也有患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乐于让我亲身实践;更有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对我生活的关切与帮助。记得有一次,我吃坏东西腹泻严重,老师在下班后亲自来我宿舍问候,并带着针和药,为我认真辩证施以针刺治疗,临走前还不忘嘱咐我吃药休息,并亲自为我熬好了小米粥。我深深地被老师的关怀感动了。平时我因为长时间扎针灸,肩膀总是酸痛,老师总是在闲暇时候为我拔罐针灸治疗,并向我传授自己的经验,教我如何放松肩膀,如何很好的保持体力。更重要的是老师不遗余力的传授给我他宝贵的行医经验,时时督导我背诵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个穴位。更于每天下午亲自教我准确找穴,讲授自己的经验用穴。在这三个月,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了老师的医者父母心。我深刻了解了一个具备人文修养、人性丰满的医生会正确理解病人的身份,正确对待自己的角色,懂得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与同事相处,继而形成一种融洽、愉快、健康的工作氛围,真正充满人性的人文关爱才会相伴在病人周围,医患矛盾、医疗纠纷随之也会减少;医患之间从陌生到相识、相知,从不理解到相互信任与合作。除此之外,年轻医生还要掌握好服务的艺术性,讲究沟通的技巧和语言的艺术,并兼顾服务对象对医学的理解程度。较高人文修养是医生理解病人的基础,也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
短短一年的时间与老师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走进各科办公室,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实习这一年,我学到了我从医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这样充实的生活,我想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实习中让我感动的事迹太多太多,再多言语也表达不出我内心的感激与触动。在此,借此文章,感谢我实习医院的领导,感谢我的带教老师,谢谢他们的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