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膏方受到追捧,膏方滋补养生文化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然而令人忧虑的是,目前膏方市场有些混乱,为了追求利润,有些地方小药店、小诊所也一哄而上,缺乏严格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膏方的医师不具备一定的资质和经验。中医膏方是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调治为基本原则,滋补与治疗有机结合的保健药品。膏方大多由20~40味中药组成,属于大方、复方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应注重针对性、个体化,即针对服用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经辨证后方可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体用药,方可达到增强体质和祛病延年的目的。在服用膏方的过程中,对膏方的服法、保管、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膏方医师都要能及时给予正确指导,这里面都有一定的学问,一个不具有扎实中医理论功底和熟练临床技能的医师,是开不出好膏方的。
二是膏方釆用的中药饮片、贵重细料是否道地和货真价实。一料膏方,平均包含30多味药材,药材的质量很重要。膏方制备单位是否能按照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严格加强中药材的釆购、验收、养护、调剂等方面的管理,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有否掺杂使假,在这些方面有关部门都要加強监管,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三是膏方的加工环节。膏方的制备是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其工艺包括备料、浸泡、煎煮、压榨、过滤、浓缩、收膏、盛装、凉膏、包装等工序,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疏漏。如果没有一支思想、技术都过硬的加工人员队伍来完成,则膏方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对生产硬件、经营条件、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都要严格查验把好准入关,以确保中医膏方的纯正、地道、可靠。
综上,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牵头制定中医膏方的行业规范和质控标准,要加强对开膏方医师和膏方加工人员的资质认定,以及必要的专业培训,经考查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膏方制备单位,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发给生产许可证。而对于一些膏方制备单位条件不具备,经检査不达标的单位,应向社会公布,以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