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到丁岩的时候,她正在医院病检室与其他医生讨论疑难病例。“上午出专家门诊,30多位患者等着我。下午有教学任务,一会儿要大查房,查房之后还有疑难病患者会诊。”54岁的丁岩是新疆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生殖助孕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新疆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方方面面的工作使她有些分身乏术。
挑战妇科疑难病
1998年,丁岩率先在新疆开展腹腔镜、盆底修复手术,并积极推广微创手术。她还在新疆开展宫颈病变诊治,阻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向宫颈癌发展。
在丁岩办公室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了一系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病例介绍。丁岩说,这种疾病诊断并不难,但是治疗却不易,例如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女性盆底吊带重建术均为盲针穿刺,穿刺针通过体内的一段不能在直视下完成,有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的可能,所以医生的手感和经验十分重要。
曾有一名子宫肌壁间妊娠的30岁患者在外院被误诊为绒癌,丁岩根据经验为她排除了绒癌的可能。“她一直称我为救命恩人,其实我就是坚持了自己的诊断方法而已。”
带领本地医生共同进步
丁岩在43岁时考取博士,“当时我已经是科主任了,好多人不理解,问我考博士干什么。我想,当医生每天要接触不同的患者,即便是同一种疾病,发病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如果不学习、知识不更新,怎么能治病和教学呢?”
丁岩的学生和同事都受她的影响,常常坐在一起切磋医技。“科室经常举办青年沙龙,大家聚在一起讲一周看病心得,查缺补漏。”丁岩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能使科室发展壮大。”让她引以为豪的是,现在新疆医大一附院妇科38名大夫中,除了3名年纪比较大的主任医师是本科学历外,其余全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了一半。
丁岩还努力促进全疆妇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她说,在妇科方面,新疆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些方面,比如宫腔镜治疗,我们基本上和大城市医院同步。”
丁岩说,当初进入妇产科领域很随意,“只因老师觉得我长得壮,就说了一句‘去干妇产科吧’。真正进入这一领域后,我发现选对了路,我至今无悔。”(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