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史晓飞
感受着2011年明媚的春光,我终于如愿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工作选择风湿免疫科为我的专业发展方向后,能够到协和医院学习一直是我的心愿,因为上班之初便经常听老主任和圈子里那些前辈们叨叨:北京协和医院历史悠久,既拥有像张孝骞、林巧稚等那样的医学大师以及多位中国现代医学领军人物,也具有独特的医院文化和优良传统,比如“三基”、“三严”理念就起源于此;当然,更吸引我的还是这里的风湿免疫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风湿免疫专科之一,也是培养风湿病学专业人才基地,很多疑难杂症都在这里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我希望自己在这个新的环境中能够得到历练,汲取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接受良好的学习氛围,开阔自己的眼界,收获成果!
初来乍到其实还是很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太差,不被老师们认可,毕竟风湿免疫是新兴的专业,经常要挑战一些疑难问题,而且要求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基础。不过学习不多久我便发现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了,因为在这里无论是科主任、自己的带教老师,还是其他老师都给予我们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他们不仅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还十分重视对我们这些年轻大夫的培养。每天我们可以跟随科里的主治医生查房,他们会认真系统的分析患者病情,从基础讲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来认识一个疾病,让我们这些进修生听得明明白白;当我们遇到比较复杂的病人时,科里定期进行的专家组查房还能让我们听到各位教授、专家的见解,有理有据,使我们的认识也越发清晰起来,对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也就有了深刻体会。在这里不仅我的原有专业知识得到规范化、条理化,而且见到了很多本专业疑难杂症的诊治过程,更开心的是还接触到不少以前从未诊断过的少见病……
半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不仅增强了我对风湿免疫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对一些本专业疑难病、少见病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所提高,而且在他乡的学习经历竟然还为我以后工作中时时增添一些幸福感,也许这就是收获的幸福!
进修学习的内容自己开始慢慢消化总结,以逐步提高工作能力,就在我告别北京返回工作单位的第二天便遇上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一个中老年的男性,双眼睑、双颊部反反复复高度肿胀2年多了,就诊于多家医院做了无数的检查都没有查到原因,在口腔科还将肿大的涎腺切除,但依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出现了口干眼涩的症状,患者痛苦极了,最近有人介绍他到我们医院的风湿免疫科试试能不能解决这个“疑难杂症”。入院后科里的大夫都开始细细的询问病史、翻看资料,似乎没有什么头绪,当我看过病人后,问及他球后注射激素即非常好的疗效,感觉这很像在北京学习时见到的一个少见病:IgG4相关性疾病!说出我的判断后其他医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们这里从来没有诊断过这个病,甚至没怎么听说过。带着疑惑、带着忐忑我们给病人开始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查,陆续发现患者有腹膜后纤维化、颌下腺组织病理提示淋巴组织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等等,很多征象都越来越符合IgG4相关性疾病的特点,由于我们当地还没有开展IgG亚型的检测,商议后将病人的血样送至协和医院,随后全科的医生都在期待着这个结果,我也在焦急的等待,毕竟这是我学习归来碰到的第一位特殊患者!终于结果回来了,IgG4显著升高!全科的医生都兴奋了,纷纷拿出查阅到的文献认真对照讨论,有开心学到新知识的,有郁闷曾经似乎错过类似病人没诊断出来的……而我,那刻的心情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感恩在北京学习的这段时间老师给了我悉心指导和栽培,感谢带回来的协和精神能够影响到我们整个科室的学习氛围,感念短短半年在他乡的经历让我充实而有所收获,深深感受到学为我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