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赵嘉英
2008年我有幸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了1年,那1年过的是那么的充实,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心潮澎湃。
那时协和医院的风湿科还在东院,初见协和时看到的是临街的高大的现代建筑,那是教学楼和门诊楼,与我们普通的教学医院也没什么两样。但是再往里面走就看到了“古老的协和”绿色的琉璃瓦辉映着蔚蓝的天空,屋脊上蹲踞着各种瑞兽,大红的廊柱衬托着厚重的灰墙,高大的玉兰树傍在汉白玉的栏杆旁,我仿佛来到了故宫。这就是中国医学发展的神圣殿堂,中西文化在此交融,当初美国的慈善机构洛克菲勒基金会慷慨解囊建成了如今的协和医院。建造者热爱中国文化,建成了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协和医院。在这具有古老韵味的建筑里一代代协和人不断地为探求现代医学的发展而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在这里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有记载着宝贵的临床资料的病历,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听不完的讲座,每个在这里学习的人都仿佛是吃不饱的饿汉,恨不得把自己变成海绵,吸取更多的知识。还记得那时每个晚上我们这一批的十几个进修医生都会到病房里学习,或者是看病历或者是整理日间讲座的内容,如果偶尔有事不能去,就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惴惴不安。在这里有一种无形的紧迫感,仿佛一天不学习就会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一般。
我感触最深的是协和人的精神,他们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协和人都是勤奋的,为了追求真理而孜孜不倦。协和人是严谨的,他们从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细微处发现诊治的突破口,立足临床踏踏实实的进行科研工作。协和人从不张扬,从不浮躁,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满头白发的老教授可以听取住院医生的意见,只要你对。在与各位老师学习期间每每被他们谦虚的态度所感动。这个医院有一种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融入其中的冲动。在协和的一年,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在学习中也和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那时共同的学习经历成了生命中宝贵的历程,曾经一起讨论病例,一起赶场听讲座,一起偷偷谈论教授的“轶事”。偶尔在学术会议上见面总是格外的亲切。
时光匆匆而过,那段时光永远沉淀在我的心底,鼓舞我前行。